
警惕!即便網貸公司破產牛津配資,這三類債務依然有效!
早上在小區門口買豆漿油條,碰到鄰居王阿姨蹲在臺階上嘆氣,手里攥著張皺巴巴的律師函。一問才知道,前年她兒子急著湊彩禮,在一家網貸公司借了3萬塊,上個月突然收到通知說公司破產了,母子倆還偷偷高興,覺得這錢“不用還了”,結果沒倆禮拜,就收到了第三方催收的律師函,說債務還在,再不還就要上征信。其實不光王阿姨家,身邊總有人覺得“網貸公司倒了,欠的錢就黃了”,甚至有人故意找快倒閉的平臺借錢“賭一把”。但真不是這么回事——銀保監會和法院早就明確過,就算網貸公司破產清算,有些債務該還還得還,尤其是這三類,一點含糊不得。
第一類:合規持牌平臺的“合法債務”——利率、資質都對,欠的錢一分跑不了
首先得明確:不是所有網貸公司都一樣,那些有正規牌照、利息合規的平臺,就算破產了,你欠的錢也得還。這就像你在銀行借錢,銀行就算倒閉了,你的房貸車貸也得接著還,一個道理。
先說說啥是“合規持牌平臺”。銀保監會2024年發布的《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回顧報告》里提過,現在市面上的網貸平臺早就不是以前的“野路子”了,P2P網貸機構已經全部清零,剩下的能正常運營的,要么有“消費金融公司牌照”,要么是銀行旗下的網貸業務,都是受監管的正規軍。再說說“利息合規”,最高人民法院早有規定,民間借貸利率不能超過一年期LPR的4倍(2024年一年期LPR是3.7%,4倍就是14.8%左右),超過的部分不用還,但沒超過的本金和利息,那都是受法律保護的。
展開剩余73%我表弟去年就在一家有消費金融牌照的平臺借了2萬塊,利息算下來年化12%,后來平臺因為資金鏈問題申請破產,他以為能“賴掉”,結果收到了法院的債務確認通知——原來平臺破產后,債權被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接手了,表弟不僅要還本金2萬,連12%的利息都得補上,逾期了還按合同收違約金。后來他跟我說:“早知道合規平臺的債跑不了,當初說啥也不借這錢。”
所以記住:借錢前先查平臺資質(去銀保監會官網能查牌照),再算清楚利息牛津配資,只要是合規持牌平臺的合法債務,就算公司倒了,債權會被轉讓給其他機構,你該還的錢一分都少不了,還不上照樣上征信、影響貸款買房。
第二類:有擔保/抵押的“綁定債務”——押了東西、有人擔保,債主會一直找你
要是你借錢的時候,要么押了房子、車子,要么找了親戚朋友做擔保,那就算網貸公司破產了,這錢也跑不了——因為你的“抵押物”或“擔保人”,早把這筆債給“綁定”了。
這里得提《企業破產法》里的規定:破產企業的債權中,有抵押、質押的“擔保債權”,要優先用抵押物變現來償還;要是抵押物不夠還,剩下的部分還得找借款人要。要是有人給你做了“連帶責任擔?!保歉唵巍脚_破產后,債主可以直接找擔保人要錢,擔保人還了之后,再反過來找你要。
小區里的老周就吃過這虧。2022年他用名下的老房子做抵押,在一家網貸平臺借了10萬塊周轉,后來平臺破產,他想著“房子是我的,平臺倒了就沒事了”,結果沒過多久,法院就通知他要拍賣房子——原來平臺破產清算時,把他的抵押債權轉給了一家銀行,銀行按規定申請處置抵押物。最后老周沒辦法,只能湊錢把本金和利息還了,才保住房子。還有更坑的,我同事的朋友幫人做擔保借了5萬塊,后來平臺破產,擔保人被催收逼得沒辦法,自己掏腰包還了錢,現在天天找借款人要錢,倆人都快鬧掰了。
所以別覺得“押東西”“找擔?!敝皇亲邆€流程,這些操作其實把債務“釘死”了——就算平臺沒了,抵押物會被處置,擔保人會被追責,最后還是得你兜底。借錢時能不抵押就不抵押,能不找人擔保就別找,真到了那一步,麻煩可比欠錢本身大得多。
第三類:已納入破產清算的“登記債務”——只要登了記,就算過幾年也得還
還有一種情況容易被忽略:網貸公司破產后,會進入法院主導的破產清算程序,這時候你的債務會被“登記在冊”,只要登了記,不管過多久,你都得還,不存在“過了時效就不用還”的說法。
根據《企業破產法》第48條,債權人(也就是網貸平臺)會在法院規定的期限內申報債權,你的債務會被詳細登記,包括本金、利息、逾期違約金等。就算你沒收到通知,只要債務被登記了,破產清算組或接手債權的機構,隨時能找你催收。而且最高人民法院明確過,破產程序不會導致“訴訟時效中斷”,也就是說,只要債務登記了,不管過1年還是3年,該還的都得還。
去年就有個新聞,河南有家網貸公司2021年破產,2024年清算組才找到一筆2019年的債務,借款人以為過了5年“不用還了”,結果被清算組起訴到法院,最后不僅還了本金,連逾期利息都補上了。還有人覺得“我不配合登記,債務就不算數”,其實平臺破產時,會通過官網、報紙、法院公告等方式通知借款人,就算你沒看見,也不能當“不知道”——法院認定債務有效,你照樣得還。
所以要是你借過錢的網貸公司破產了,別想著“躲”,最好主動去法院或清算組查一下自己的債務有沒有被登記,要是有,趕緊制定還款計劃,別等被起訴了才著急,到時候不僅要還錢,還得承擔訴訟費,征信也會留下污點。
其實說到底牛津配資,“網貸公司破產”不等于“債務消失”,法律從來沒給“欠債不還”留空子。那些覺得“平臺倒了錢就不用還”的人,要么是不懂法,要么是存了僥幸心理,最后往往是征信受損、被起訴,反而吃了大虧。借網貸本來是應急,別因為“賭平臺倒閉”把自己拖進麻煩里——借錢前看清楚資質,借錢后記得按時還,就算平臺出了問題,也別慌,按法律規定處理,總比最后吃大虧強。
發布于:山東省傳金所提示:文章來自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